互聯網遊戲的迅速崛起,改變了年輕一代的消閒方式,也帶來了預想不到的經濟衝擊。在虛擬世界中,金錢對玩家來說,和現實生活中的現金幾乎同等重要,玩家為了得到昂貴的武器、盔甲、漂亮的衣服,都得支付各種虛擬金錢。
需求和供應這項不變的經濟原理,在遊戲世界同樣體現。有人售賣虛擬產品,再以虛擬錢換取現金;有人則付出現金,換取虛擬錢購買物品。據估計,全球2006年的虛擬經濟(virtual economy)總值超過10億美元。
新加坡婦女成為著名虛擬時裝設計師
旅居荷蘭的新加坡人黃鳳蓮(42歲)是個家庭主婦,現實生活中看似乏味,不過提起她在虛擬世界“Second Life”(“第二生命”,簡稱SL)中的角色Nicky Ree,大多接觸過這個遊戲的玩家肯定不陌生。Nicky是SL中大名鼎鼎的時裝設計師,所售賣的虛擬時裝,叫眾多玩家趨之若鶩。
Nicky(黃鳳蓮)設計了好幾百款虛擬服裝。
Linden Lab 2003年推出的SL是個大型的虛擬世界,擁有超過600萬個“居民”。它和一般的多重互聯網遊戲(MMOG)性質不同,沒有任務、經驗值、等級、獵殺魔獸等活動,而是以社交導向為主。
SL的居民在虛擬世界中的角色,都在進行現實生活中的社會活動,如交友、逛街、遊玩等;而其中吸引玩家感興趣的,就是模仿現實生活的商業活動。
SL的通用貨幣是L$,玩家可在遊戲中以電腦程式製造各種虛擬物品,再售賣給別人;他們也能夠買賣虛擬世界中的房地產和小島賺取L$.
L$266能夠兌換1美元
L$直接和美金掛鈎,也就是說,玩家賺取的L$能夠兌換成現金,在虛擬交易中賺取實利。目前,L$266能夠兌換1美元。
雖然每三名SL居民就有一人進行商業活動,不過和現實生活一樣,能夠賺錢的人並不多。黃鳳蓮就是其中之一。她去年2月首次接觸SL虛擬世界,5月開始進行買賣活動。
“我當初抱著好玩的心態設計女性泳裝,在友人的虛擬商店內寄賣,不料受到SL居民歡迎,因此決定推出一系列男女服裝。”
黃鳳蓮是平面設計師出身。她構思好設計後,就在平面設計軟體Photoshop上繪製衣服,最終將衣服上載到虛擬世界中售賣。她也會設計宣傳海報和平面廣告,放進虛擬世界,同現實生活的促銷手法一樣。
黃鳳蓮至今設計的服裝有好幾百個款式,最便宜的L$25,最貴的套裝叫價L$1500,相等于約6美元。
“在平日,一天能賣出125套服裝;週末更多人上網時,銷售額就增加超過一倍。”
短短一年間,Nicky Ree品牌為黃鳳蓮賺取足夠的虛擬金錢,得以購買一片土地,開設大型旗艦店,也將收入兌現成現金。
用真錢買假錢
在Second Life當中,軟體設計公司允許真錢換取虛擬錢的經濟模式,而在其他MMOG當中,這類交易是受遊戲設計公司禁止的。其中最好的例子是時下最紅火的角色扮演遊戲“魔獸世界”(World of Warcraft)。
在這個擁有800萬名訂戶的遊戲中,玩家以包括戰士、法師、獵人等身份,在魔幻世界中進行幾千種任務,任務完成後的獎賞是提升角色的裝備和能力。遊戲中的許多武器、盔甲、裝備等,都需要用金幣(gold)購買,因此賺取金幣也是遊戲的一大部分。
為了不破壞遊戲中的經濟體系,遊戲公司Blizzard明文規定,禁止玩家從網站購買金幣,被發現違規的人,戶頭將被終結。
“冒險”買遊戲金幣
不過,這並沒有阻止Mike(不願透露全名)砸下400多元,從網上購買2000個遊戲金幣。這名31歲的會計經理說:“在遊戲中進行任務或獵 殺妖獸賺取金幣,需要很長的時間。我因為工作關係,無法花費這麼多時間,因此寧願花些錢購買金幣,儘快在遊戲中換取更強的配備。”
他明知道這種做法違反遊戲規則,其遊戲角色的帳號可能會被終結,但還是選擇冒險。
“其實,很多玩家都從網站購買金幣,能夠禁得了全部嗎?我花錢購買虛擬金幣,無非是縮短收集金幣的麻煩,提升技能,儘快享受更高級的遊戲內容。”
需要獲取金幣的方式有兩種:
一種就是在遊戲中打怪拾取掉落的金錢或者道具,另一種是花費現金購買遊戲金幣。
其實個人比較認同花費現金購買遊戲金幣,特別是對於上班族來說更加適合,如果你花費幾個小時才可以得到花幾塊錢才可購買到的等同的金幣,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呢?就等於說你花了幾塊錢購買了幾個小時時間,這幾個小時你可能會創造大於這幾塊錢的價值,又或者說這是賺到了。。。
文章分享
熱評文章
[ 文章分享 ] > 行業資訊
網遊帶動虛擬經濟 賣虛擬物品賺真錢
時間:2007-06-15 投稿:No.023551
查看此作者所有文章
No. 429582(0) 發表時間:1970-01-01 08:00
評論: